一个投资家的 20 年(第 2 版)杨天南

书摘

原来,英文“fortune”一词兼有财富和幸福之意,可见幸福与财富是如此的密不可分。

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”

像很多年轻人一样,我通过认真工作积累着日后被称为“本金”的东西,同时继续如饥似渴于各种可能得到的关于投资的书籍、文字。在互联网尚未出现的日子里,文字信息的获取成本比今天高很多,去新华书店看书,常会舍不得买,为了省下存自行车的 2 分钱存车费,需要将自行车停在远远的不要钱的地方,再折回书店,好在那时已经开架售书了。即便去图书馆,基本上也是站着看书,舍不得从书架走回座位的时间,这也渐渐养成了飞速阅读的习惯

竟为我日后留下了意想不到的好名声,更让人相信:“社会需要有能力的好人。”然而证明这一点需要时间,一个好名声的建立需要很多年,如果一年不行就用五年,如果五年不行就用 10 年,如果 10 年不行就用 20 年,如果 20 年不行就用一辈子,几无捷径。 –个人声誉非常重要,要坚守自我

通常而言的投资知识、经验等仅仅占投资成功因素的 1/3。很多投资之外的因素,例如坚韧、毅力、资金性质、投资规划、沟通能力等,这些看似与投资无关的因素,却可能决定最终的投资命运

我们喜欢的企业类型至少具备以下条件:① 盈利;② 持续性盈利;③ 可增长的持续性盈利。我们较为重视的指标有净利率、ROE、PE、PEG 等,以及管理者的品质。但现实总是较书本复杂得多。

持仓为主的风险在于遭遇系统性风险

重点我早在 1997 年发表于《金融时报》的文章中提出自己卖出股票的三个原因:目标公司质量恶化、价格高估、有更好的选择

投资目标的线索通常源于阅读与生活细节。我主要的工作方法就是阅读,感谢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。大量的阅读可以让我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,以去芜存菁、去伪存真,正如林肯曾言:“没有谁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”。长期阅读的习惯使我觉得,看文字甚至比亲自见面能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。热爱生活应该也是发现好目标的方法,一些投资对象的线索完全由生活细节引发而来,例如谈天中确定百度,看冯小刚的电影投资中联重科,街头闲逛发现谭木匠。投资过程大体是搜集、研究、判断、执行、忍耐,以及再重复的过程。我的整个时光基本上处于这种不断的阅读与热爱之中。

老兵不死,只是凋零”(Old soldiers never die. They just fade away)。我想说:“投资不死,只是凋零”(Investors never die. They just fade away)

社会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正在奔赴成功的人和已获成功的人,而并非常言的穷人和富人。 “正在奔赴成功”的人,即尚未达到财务自由境界的人;“已获成功”的人,即已获财务自由的人。 前者以职场白领“杜拉拉”为代表,应在关注自身的工作之外,通过执行适当的财务规划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,这个阶段约用三个经济周期的时间完成,在资产配置策略上需要注重适当“集中”,集中火力,才有可能打翻身仗,可参阅《一场战斗和战争的区别》《李牧之战》。 后者以成功企业家为代表,目标应是财富的保全和增值,因为从“有”到“无”的例子并不鲜见,这个阶段资产配置的策略应是适当“分散”,可参阅《写给潘石屹的信》《奋斗 8 年却或许少了 300 亿的企业家》。

对于认为目标太过遥远的人们,我们将目标分解一下,将财务自由的初级阶段称之为“财务健康”。我们认为一个普通家庭通过 15 年的执行规划,应可以达到财务健康乃至财务自由的目标。运气好的话,时间可能会缩短,但运气不在努力范围内,可参阅《15 年 1000 万》。达到财务健康的标准是一个人或家庭,其财产性收入达到或超过其日常工作所得。如果一个人上班每月赚 8000 元,有朝一日即便不用上班每月也有一万元收入,心里会安稳许多。这种安心的感觉就如同想喝一杯水时,有一整桶水放在旁边;如同要开车出门,看到油箱是满满的一样。我至今尚未遇到因为有了财产性收入而虚耗时光的人。相反,就所见而言,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勤劳,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用心思考。

理财实际上由四个部分组成:银行、保险、投资、税务。理财的核心简言之就是:增收节支、开源节流。在这四个部分中,就根本目标而言,银行业务提供的是便利,保险提供的是保障,税务指的是节流,而增收的责任主要由投资完成,投资是一个家庭财富升腾的主要因素,同时也是最难、风险最大的部分。 普天之下,投资的成功道路只有两条:一是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人;二是找到像巴菲特那样的人。根据社会分工的原则,绝大多数人并不必亲力亲为。

我们的问题是:“你买的股票涨了,你家的财务问题解决了吗?可以退休养老了吗?子女出国上学的钱够了吗?”毫不懂行的人在一项毫不相干的事业上取得了成功,这是必然还是偶然?事实上,绝大多数人在重复以前此赚彼赔的历史,1997 年到今天已有 10 年,如果我们留心做一些小小的调查,就会发现 10 年前开户的大多数人即便在经历了本轮牛市后,仍然获利甚微、原地踏步甚至倒退。

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? A:事实上,世界各国的股市都是政策市,各国政府都在运用各种政策影响着包括股市在内的经济走向。

Q:现在遍地都是股神,都说自己厉害,怎么才能知道谁是真的专家呢? A:这个的确不易区分,中国香港地区有句谚语:“台风来的时候,猪都能飞起来。”不过办法还是有的,通过如下两个小问题可以区隔开 99%的人。第一个小问题是:既然你“炒”股票这么厉害,你们家的房子是你炒股票赚钱买的吗?估计 80%的人已经出局了(俗称“歇菜了”)。第二个小问题是:如果你“炒”股票这么厉害,为何不以投资为日常工作呢?我的一个开餐馆的朋友,见面就大谈选股如何精准,我问:“那你为何还在开餐馆呢?”

真正的投资是分享伟大企业的成长,而不是此赚彼赔的零和游戏

只有两条路:第一,自己成为投资专家。巴菲特、林奇也是后天学习投资的。第二,追随真正的投资家

你的钱甚至比你更加努力地“工作”着,当一个人的钱“工作”所赚的钱比其本人工作赚的还多时,基本上就实现了财务健康,这也是当初的基本蓝图。

未来始终是光明的,关键是你还在不在

投资过程大体是搜集、研究、判断、执行、忍耐,再重复的过程,光芒四射的日子不太多

投资决胜的四个方面 第一,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,即找到合适的企业。长期而言,一家企业连续很多年都赚钱,而且一年赚的比一年多,股价最终会上涨 第三,不要将借款和短期资金用于投资 –不要用杠杆投资 第四,适度的耐心

但很少有人注意到,巴菲特自己从不买指数基金。个中奥妙在于,80%的投资人跑输指数,而老巴远远跑赢指数。

德才兼备的人也是稀缺资源

总结

这本书是作者专栏文集的整合,阅读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投资的变迁。但是用来学习投资理财则不适合。

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没用,但是小部分观点还是值得借鉴的:

  1. 什么是投资?就是分享伟大公司的成长。这是一种里面,是价值投资的一种诠释。
  2. 社会上没有富人和穷人,只有已经成为富人的人和正在努力成为富人的人。作者对这一观点的解读是对贫穷后浪的一种激励!人不会一直贫穷的,要想办法让自己变得富裕。
  3. 炒股的核心是买什么标的、什么价格买、什么价格卖。作者讲了什么时候卖:目标公司质量恶化、价格高估、有更好的选择。这个观点给了我启发,就是炒股的核心就是要弄明白上面三个问题,有很多流派告诉你方法论,我个人认可的是价值投资但是目前我需要提高判断价格低估、高估的能力。目前我的判断方法是根据股价趋势,当股价处于趋势的低位时就可以买入了;当价格处于趋势的相对高位时就可以卖出。基于此方法我买了海康威视,目前来看至少收益是正的。暂时还没有买到涨停、翻倍型的股票,还要提高自己。

文中作者还提到了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,这点我挺有感触的,就是要大量阅读的前提,就是学会阅读,书中的很多内容对读者是没有帮助或者读者已经知道的。借用 2-8 定律,读者真正需要的内容是少数,因此读者要想办法快速找到一本书中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,而不是逐字阅读。因此,要学会快速阅读,找到书中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

最后,如果想学习投资理财,建议看投资最重要的事这本书,言简意赅,绝对值。